2020年5月19日

調查:推算飲酒港人因酒精年增5磅半數港人不知啤酒肚增患癌風險

飲酒放鬆隨時陷三重風險——染疫、增磅及患癌! 香港防癌會籲不要飲酒

 

持續數月的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漸趨穩定,鬱悶了多時的港人已蠢蠢欲動,約朋友相聚。但若飲酒助興,隨時令自己及朋友陷三重風險!世衞表示飲酒會降低應對傳染病的能力;同時, 飲酒更會致癌——酒精被世衞列為一級致癌物,飲酒更增加啤酒肚(中央肥胖)的機會,進一步增加患癌風險。香港防癌會一項調查顯示,近半受訪者不知啤酒肚(中央肥胖)可致癌。香 港防癌會籲港人不要飲酒,並維持健康生活以預防癌症。

酒精即乙醇(ethanol),存在於所有酒精飲品,如啤酒、紅酒、白酒、香檳及烈酒等。1990 - 2016年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酒精飲用和負擔: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系統性研究,分析 15 - 49 歲去世的人口中,3.8%女性及12.2%男性飲酒致死。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終趨穩定,過往數個月保持社交距離,做足各樣防護措施的港人終可鬆 一口氣,甚至約朋友相聚。但若飲酒助興,隨時令自己及朋友陷三重風險!

 

風險一:飲酒削免疫系統降應對傳染病的能力

酒精外用可殺死病毒,但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攝取酒精絕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或防止 受其病毒感染;飲酒,尤其是大量飲酒,會削弱免疫系統,從而降低應對傳染病的能力。故此,在任何時候,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應盡量減少飲酒。

 

風險二:酒精屬一級致癌物

早在 1988 年,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不論何種酒精飲品,即使酒精含量較低的啤酒亦會致癌。

 

風險三:酒精致啤酒肚(中央肥胖) 增患癌風險

酒精飲品中的熱量不單會致肥,更會導致啤酒肚(中央肥胖,即亞裔男性腰圍>90厘米,亞裔女性腰圍>80厘米)繼而增加患癌機會;而即使體重指標(BMI)正常但有啤酒肚(中央肥胖),致癌風險仍甚高,啤酒肚(中央肥胖)不可不防。

 

調查推算港人飲酒年增5

香港防癌會於去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進行「港人飲酒調查」,訪問 521 人。調查發 現,66%人在過去三個月曾經飲酒,當中啤酒的比例最多,佔有飲酒的受訪者中54%,有飲 酒的受訪者平均一週飲用1.27罐。根據調查數據推算,有飲酒的受訪者一年於各種酒類攝 取18,142千卡,等於一年增5.18磅。

 

有啤酒肚(中央肥胖)港人7成有飲酒 半數人不知啤酒肚(中央肥胖)與癌症有關

受訪者中,45%有肚腩(俗稱啤酒肚,即中央肥胖),當中7成有飲酒。惟調查發現,港人普 遍對於啤酒肚(中央肥胖)與癌症風險的認知尚淺:「大眾對於啤酒肚(中央肥胖)影響外觀(87%),以至增加心臟病(63%)及糖尿病(76%)風險普遍比較印象深刻;但對於啤酒肚(中央 肥胖)增加患癌機會的認知明顯較低(51%)。」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廖敬賢醫生說。

 

研究:每日飲啤酒8.5年男性腰圍上升逾5厘米

是次調查發現不少有啤酒肚(中央肥胖)港人有飲酒,與外國研究結果不謀而合:一項共 20,625 人參與的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調查- 波茨坦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Potsdam study)發現, 儘管每天只飲 用1至 <250 毫升啤酒,跟進8.5年後男性腰圍增加5.4厘米,而啤酒飲用量愈高,腰圍愈粗。

 

啤酒肚(中央肥胖)增大腸癌和乳癌風險

啤酒肚(中央肥胖)跟不少癌症有一定關係。一項於《英國癌症期刊》發表,共43,419人參 與,平均跟進12年的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個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患大腸癌 的風險會增加 21%。另一項針對停經後女性的研究指出,即使體重指標(BMI)正常軀幹脂肪 每增加5公斤,患荷爾蒙受體陽性(ER+)乳癌風險隨之增加56%。

 

啤酒肚(中央肥胖三大迷思)

一. 男性才有啤酒肚(中央肥胖)?
正解:男性及女性均會有啤酒肚(中央肥胖),而男性較容易出現啤酒肚(中央肥胖)——酒精會降低男性荷爾蒙睾丸激素;若睾丸激素較低,體重上升的風險會增加,特別是腰圍。

二. 飲啤酒才有啤酒肚(中央肥胖),飲紅、白酒和烈酒不會有啤酒肚(中央肥胖)?
正解:啤酒肚(中央肥胖)的來源不是啤酒,而是熱量;所以不論來自酒精、甜飲品、過多的 食物,都會引致啤酒肚(中央肥胖)。

三. 宵夜飲啤酒更易有啤酒肚(中央肥胖)?
正解:只要飲食中攝取的熱量超出日常需要,就會增加體重,攝取的時間並無關係。

 

酒一杯都嫌多 香港防癌會籲港人遠離酒精  維持十大健康生活要素

廖醫生強調,以酒精的致癌風險而言,並沒有「安全」的飲用水平,飲酒人士應戒酒;沒有 飲酒習慣的人士則不應該開始飲酒。

廖醫生引述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維持十大健康生活要素,有助預防癌症。十大健康生 活要素為:

  • 不要飲酒
  • 限制進食紅肉及醃製肉類
  • 限制進食快餐食品及高脂、高澱粉質或高糖的精製食品
  • 限制飲用含糖飲品
  • 多進食全穀類、蔬果及豆類
  • 不要服用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
  • 多運動
  • 維持健康體重
  • (母親適用)餵哺母乳
  • (若確診患癌)跟從醫護人員建議

廖醫生提醒:「過去半年,新冠肺炎是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隨著疫情漸趨穩定,大家亦要維持健康生活,預防癌症悄然來襲。」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