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22年4月25日)
第5波疫情下,逾百萬港人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九千人死亡,包括不少癌症患者。有研究顯示, 癌症患者若不幸染疫,死亡風險遠高於健康人士。香港防癌會特別調配資源,早於2月中已開始 向社區癌症患者及康復者分發逾10萬劑快速測試劑,其院舍持續接收醫管局轉介新症,全程維持 恩恤探訪,同時以「非常」措施力保院舍第5波至今僅5.5%院友不幸染疫。應對隨時來襲的第6 波疫情,香港防癌會正籌備以科技監察院友病況,減感染風險。香港防癌會呼籲各界關注癌症患 者需要,捐助支持香港防癌會的工作,共建抗癌社群。
癌症患者為新冠高危一族,不少為年長人士,因患癌或接受治療減低免疫力,部分同時出現共病, 均增染新冠死亡風險。英國一項對逾1,700萬成年國民病歷的數據分析,顯示癌症患者染新冠後死亡風險較沒有患癌人士為高;另一綜合研究分析了52個歐美等地的研究,顯示每4名染新冠癌症患者有1人死亡;保護癌症患者免染疫刻不容緩。
第5波初期,社區的癌症患者及康復者難搜羅抗疫物資,同時缺乏情緒支援。香港防癌會及早籌 備物資,並獲多個慈善基金及善長捐贈,早於2月中開始分發逾100,000劑快速測試劑、數以萬計的 N95、Level 3 外科口罩及PPE保護衣等,並透過電話、網上及家訪提供資訊、情緒支援、 護理建議和應急物資(食物、藥物、抗疫物資等),協助社區癌症患者及康復者渡過疫境。
第5波疫情下,公立醫院全力抗疫,減收新症,探訪亦在今年1月17日至4月11日暫停,只限 新冠肺炎危急或臨終病人恩恤探訪。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一直重點照顧癌症患者及不能自理的病人。香港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女士表示:「香港防癌會堅守服務宗旨,續收新症、嚴控院舍疫情以減確診及死亡。第5波疫情期間,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共接收醫管局及非政府機構及院舍轉介逾100名新症; 轉介個案最快翌日即可入院,讓癌症患者可及早獲適切護理,亦可紓緩醫管局及其他院舍壓力。」
面對疫情海嘯式爆發,香港防癌會院舍「外防輸入、內防感染」,嚴控院舍疫情。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院長兼香港防癌會總監(臨床服務)袁偉傑博士指出:「在嚴謹及全方位的防疫措施下,慶幸 2022年1至4月入住的200名癌症病人及其他院友中,僅11人染疫(5.5%),並無癌症院友因染新冠離世。」
外防輸入方面,由1月中起所有前線及後勤人員需每日進行快速測試及使用特定更衣室、院舍及 大樓部分房間改裝成員工休息間,讓員工短暫居住,減少社區感染帶入院舍機會及避免員工交叉 感染。新入住院友進入大樓前需先進行快速測試/核酸測試,入住後需於獨立房間隔離兩週,首6 日每日進行快速測試。而所有親友探訪前必需先進行快速測試。
為防止院舍內感染,2月開始在每間房間購置醫療級空氣淨化機,並有機械人噴霧及紫外線消毒燈消毒;所有房間為單人至六人房間,房間由牆壁間隔,有獨立冷氣系統。另外,院舍設有24小時駐院醫護照顧患者,確診院友在特定樓層原址檢疫,減輕對公營醫療體系的負擔。院舍亦與醫管局老人外展服務隊緊密聯繫,為患者處方抗病毒藥物。
香港防癌會十分著重患者及家人的情緒支援,疫情爆發期間維持臨終恩恤探訪,亦因應院友情況安排其他恩恤探訪。臨終患者亦有特別的安排,職員會預早通知家人,安排獨立房間,每次兩人可與院友道別。職員更為院友整理儀容,及令他們以最舒適的狀態跟家人道別,令患者安祥、有尊嚴地離開,同時亦讓家人釋懷。
單是第5波疫情,香港防癌會共斥資逾港幣150萬支援癌症病人。隨著第5波疫情退卻,香港防癌會正把握時機積極準備,除了儲備足夠抗疫裝備,更會善用醫療科技進一步減低院舍感染風險。 透過設立中央監察平台,讓護士遙距檢查院友的血氧量、血壓及心臟情況,從而減少出入病房, 減低感染風險。
然而,在防疫以外,防癌抗癌工作皆刻不容緩。新冠疫情下,不少癌症個案延誤診治,更令癌症死亡率上升。癌症患者和家屬急需全方位支援,朱楊珀瑜女士表示:「疫情下癌症患者,特別是基層癌症患者更需支援,香港防癌會期望各界能捐助支持,共建抗癌社群。市民可致電3921 3821, 或於網上(www.hkacs.org.hk)捐款。」期望更多癌症患者能得到幫助,盡快走出疫情。
在極其嚴峻的第5波疫情下,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持續接收來自醫管局或其他院舍的新症,護理主任 Mimi表示,香港防癌會因應院友情況安排恩恤探訪,全面照顧院友的身心靈需要, 在防疫及恩恤探訪之間取得平衡。為此,香港防癌會加強防疫措施,如探訪前需進行快速測試, 限制探訪人數等。
疫情期間,有院友不敵癌魔,當留意到有患者情況轉差,Mimi及同事會特意早一、兩天通知家人, 讓家人有心理準備及充裕時間,安排家人見院友的最後一面,令彼此不留遺憾。此外,Mimi 的團隊亦在家屬探訪前特別為院友整理儀容抽痰等,盡量令院友以最舒適的狀態跟家人道別。
鄺先生的母親年96歲,患有晚期肺癌,腎功能受影響,由於身體十分虛弱,在三月底入住公立醫院。當時醫院暫停探訪,人手亦集中應對抗疫,故此鄺先生希望母親可轉至香港防癌會院舍, 以獲更好護理。醫院於3月28日發出了轉介信,翌日已獲香港防癌會院舍批准,鄺婆婆於3月30 日開始入住並接受紓緩治療,直至4月11日離世。
察覺到鄺婆婆身體轉差,香港防癌會及時通知鄺先生,令鄺先生能預早通知十數名家人,最終所 有家人均能跟婆婆道別。
婆婆的道別儀式在一間單人房進行,雖然在疫情期間,香港防癌會仍安排所有家人每次兩人與鄺婆婆道別。鄺先生憶述整個過程十分寧靜,媽媽最終十分整潔及安祥,有尊嚴地離開。
現年70歲的余女士患有胸腺癌,於今年2月15日進行開胸手術;雖然傷口達逾十厘米,在手術後數日即出院。面對嚴峻疫情,居住的屋苑亦出現確診個案,故入住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接受復康治療。
余女士於2月23日入住獨立病房隔離,在首兩星期不得離開病房,除了入住前需接受快速測試外, 入住後首6天亦需每日接受快速測試。對於院舍實施嚴格防疫措施,余女士認為更令她住得安心。 余女士表示,院舍十分著重衞生,每個房間均設有空氣清新機,以及24小時醫護照顧。
雖然疫情關係,院內群體活動已取消,但醫護人員特意為余女士安排物理治療及運動,同時在飲 食上花盡心思,入住兩個月至今,余女士已增重2公斤及迅速復原,現在已能照顧自己。